當過三種志工

一是長庚醫院兒童區志工
二是渴望大專志工
三是手語營的半志工半學員


一和二都讓我去接觸到很多小孩子。
曾在兒童觀察區看過忙碌的爸媽不親自來照顧小孩,改托外藉工來帶小孩。小孩也相對比較沉默、比較退縮,少了父母親的陪伴,對小孩子來說,還是一種缺憾。小孩總是比較不能笑臉盈盈的跟我們玩,我曾為了一小女孩,花了半小時的逗弄才讓她放下心防,開心的玩起玩具和塗鴉,看到小女孩終於肯笑著和我玩的時候,那一瞬間真的是超級感動。一直認為,笑臉最不該從小孩的臉上消失,他們是世界上最純真的人,最能和上天好好相處的孩子。但是,在醫生不到二分鐘的巡察,小女孩不理我了......。那一瞬間,我真的差點把醫生叫住,然後叫他背對我一下,讓我踹他到外太空去!!醫生為大沒錯,但是帶著笑容跟小孩玩一下是會死哦......。不是僵著臉,就叫做「專業」!!真正的專業,就算碰到再棘手的問題,都能一笑置之。(何況觀察區的小孩子們,大都是點滴打完就可以回家休養的那種。)而不是一臉老K臉就能當上專業......。

還有碰到那種老病號的小孩子,在看到我們後,會自動要貼紙和故事書的小孩......。很無力很好笑......也很心碎,一個小小的軀體要受那麼多病痛和傷害......,眼眶總是會不自覺泛紅。去過病房看過小孩子,淚水更是差點無法聽話,一個小孩子要一直打著點滴......,更甚,有小孩子是不可能出院的那種......,知道內情總是讓人心碎不已......。短短二個月,我看見小孩的天真、無助、脆弱,也看見大人們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去對小孩--我們知道後總是會搖頭的那種方式,一個小孩要的,不是很有錢的家,而是在受傷的時候,父母在身旁呵護著、關心、照顧著,才是小孩子最需要的。電視上說的「孩子的未來不能等」,不是說要父母花大錢去培育,而是用最認真的心、最呵護的心去照料到大,這才是孩子們需要的,也是唯一能好好將他們撫育到大的方法。

二是在高中時候去帶的一個活動,是帶單親家庭的小孩們去玩,原本預定的地方因為天氣太冷,怕小孩子們會受寒,所以說好要改地方,以免他們會生病。
後來轉往大溪,三個男高中生和一個女高中生和二個負責的響導,就這樣拖著二十多個小孩去玩。遊覽車上有小孩先坐在我旁邊,我真的體驗到何謂「撒嬌」的功力了......,二個小女生的「ㄋㄞ」功就讓我差點昏厥......。後來到了橋上,好多小孩走那座橋後,都在唉說「走不動了啦~人家好累,不想走了啦!」,另外三個志工只能左右為難的看著。後來有個很天才的說要用抱的,真的親眼見到什麼是小孩子的功力了,前面抱一個,後面背一個,手上還要再掛一個......。三個男志工就此淪陷於"苦力"的狀況下,還得到我不怕瞪的笑聲。


志工擔任期間,看過很多小孩子,也看過什麼是生重病小孩的行為反應、單親小孩的行為反應、孤獨小孩的行為反應,在外面遇到小孩有以上的反應時,總是會心痛,因為我知道那種行為背後是多麼痛的現實壓在他們的身上。

最後,還是要祝每個小孩,都能健健康康的長大、快快樂樂的過童年。
童年的確只有一次,而且是長大後就不能體驗那童年才有的無壓力歲月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